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为了“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而开展的主题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0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我校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认真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工作,营造全校上下注重网络安全的氛围,努力提升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技能。新闻中心记者就成大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采访我校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杜小丹教授。
记者:高校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成都大学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工作的理念是什么?
杜小丹: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生产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信息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网络安全宣传旨在提高师生网络安全素养,对个人素养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引导,对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加以预防,共同为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成大十分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了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开展信息化工作,为强化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学校信息化部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排查工作,及时消灭安全风险点;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讲座,重点提升各学院、各部门网络安全联络员的相关技能水平,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信息化办公、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整体保障队伍。信息网络中心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习,保持对网络安全事件处理的锐度,锻炼网络安全专业团队的能力。
记者:成都大学在网络安全宣传工作的特色举措?近几年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效?
杜小丹:近几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都十分重视网络安全宣传的普及性,通过发放网络安全主题宣传资料、设立网络安全主题专题展板,开展网络安全主题讲座等形式的网络安全知识科普,同时通过礼品派发知识问答等形式增加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我校相关公众号和网站及时更新网络安全相关内容,在近期开展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通过成都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公众号,以漫画的形式通俗又生动地给大家讲解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场景下的网络安全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学校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为抓手,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安全运营能力、完善安全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切实提高了学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初步形成了符合等级保护2.0标准的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严密、规范的安全管控,确保了校园网及校园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做到安全“零事故”。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成大组织全校网络安全自查,全面梳理信息系统、各类业务平台的网络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细致排查存在的隐患问题,全力做好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重点排查LED电子显示屏的安全性,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设备采取措施预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我校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演练,防患于未然。今年我校参加了成都市举办的为期14天的网络攻防演练,作为防守方承受攻击队伍7x24小时高强度攻击,最终取得了信息系统零攻陷、防护值满分的成绩。
记者:今年是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我校在网络安全宣传方面突出了哪些环节?
杜小丹:高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既要立德树人,还要培养个人素质,而网络安全素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按照上级的部署,每年在相关时间节点都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平时也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在网站和公众号上也及时更新网络安全相关内容,让全校师生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时时刻刻做好自身信息隐私保护,避免网络安全事件发生。
在今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周期间,我校重点突出了师生网络安全的素养提升。加强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带大家认识常见网络安全风险点,并且提供应对建议,推广正版化软件的使用,通过多方努力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勒索病毒等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记者: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高发问题是什么?怎样克服这些问题?
杜小丹:网络安全的素养不仅包括对自己的保护,还包括了对网络和信息使用传播过程中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方面,提升网络道德和法律观念,提高甄别批判能力都是当代网民应该具备的素养。有的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但是他们却安全意识水平偏低,对于二维码安全、校园贷、“直播”骗局缺少防范意识。有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当前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较为严峻,网络诈骗、恶性网上借贷等层出不穷,“带节奏”、“跟风”的现象也让网络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都不是单靠个人能够解决的,全体网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多学习多了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对网上的信息严加辨别,预防网络陷阱,合理合法的使用网络,“不下载来路不明程序,不转发有害信息”,不要过度沉迷虚拟世界,养成独立思辨的能力。
记者: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网民,应该怎样提高网络安全素养?
杜小丹:大学生之间多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交流,做好信息隐私保护。同时在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的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和相关技能比赛等活动中,提高网络安全素养。
除了大学生自主地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养成科学思辨、辩证性的思考方式。学校和社会也有责任提供相应支持,增加网络安全教育资源,调整现有授课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差距,丰富网络安全相关活动开展的形式,让网络安全教育更加常态化,大学生可以自发组织网络安全队伍,充分利用校内和高校间的资源,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记者:大学生在网络安全宣传方面不仅仅是宣传对象,也是宣传者,怎样身体力行参与国家网络宣传工作?
杜小丹:大学生作为高端知识人才,他们的网络素养和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全面提升个人网络安全素养,提高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的内容与形式的识辨能力、批判能力、觉醒能力、管理能力和创制能力,在面临违反网络安全相关规定的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勇气有能力去应对,避免陷入网络陷阱,也拒绝成为坏人的帮凶。生活中要强化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防止泄露,还要提醒家人注重银行密码、手机密码等信息保护,提醒家人不要随意点开不明链接,陌生来电和信息要谨慎对待,不能轻信。
记者:关于网络安全及其宣传,还有哪些的问题需要注意?
杜小丹: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多维度的,主要包括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除了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外,人防也是整个防护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校内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有待提升,系统管理员的操作规范亟需加强,对网络炸弹等病毒甄别能力不够,加大了网络安全风险;学校网络暴露面随校园规模和使用人数而扩大,网络边界防护难度激增,网络安全仍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网络安全的日常宣传也不能松懈。另一方面,如果发现遭遇网络安全侵害,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绷紧保护个人隐私这根弦,注重防范生活中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共同守护网络安全。